欢迎来到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学校 > 德育室
“早恋”教育对策的案例分析
日期:2010-01-08  作者:李艳斌  浏览量: 打印本文

 

 
本文以一个中学生早恋案例为蓝本,分析提出早恋教育的几种有效方法,以帮助受教育者顺利通过青春期。      
 
    一、案例:11月份,我们曾对我市部分中小学进行了学生道德行为调研。部分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不容置疑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也曾看过这样一则案例:一家开小副食店的尹某和马某夫妇一直很好的儿子忽然成绩急剧下滑。马某通过跟踪孩子,发现儿子早恋了。任凭夫妻俩怎么打骂,尹辉辉却不愿和女孩断绝来往。后来,得知那女孩名叫丹婷,其父亲贾某是老总。于是,夫妻俩改变了主意,愿意让儿子攀上丹婷家做女婿。从此,他们对儿子早恋积极支持,叫儿子带高档食品给丹婷吃、送化妆镜、逛恐龙园、甚至叫尹辉辉休学带丹婷到老家等。当孩子们回来时,丹婷已怀孕。贾某立即报案。尹辉辉因涉嫌强奸而被拘留。学校得知情况后,经校领导反复商议,决定将尹辉辉从学校除名。而辉辉由于不断的被提审、录口供,加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精神受到严重摧残。警方考虑到辉辉精神状况不稳定,而丹婷又承认是自由恋爱,只好释放他。经医院鉴定,尹辉辉已构成中度智力伤残。丹婷被父母带到医院做了流产,因年龄太小,身体受到极大的损伤。在父母责骂下,丹婷性格变得自卑。此案例给我们在“早恋”问题上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二、进行“早恋”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教育者先接受教育,形成正确观念 
    “早恋”是一个带有批评性质的词。“早恋”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并未随身体的成熟而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而提出的。“早恋”作为问题提出,主要是考虑到它会分散中学生的精力而影响学业,以及中学生在经济上还不独立,离法定结婚年龄相差还很远等因素。在西方国家,中学生也是避孕药具的消费者,父母知道孩子谈恋爱了非常高兴,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从心理上说,孩子从一个被父母关心、爱护的对象,发展成为一个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异性关心和照顾的主体.这是一种成长的表现。所以北京教科院闵乐夫认为,早恋一词是成年人对中学生异性交往和中学生恋爱的误读.用中性词“中学生恋爱”更科学。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先接受教育,正确认识早恋,才能为少男少女们指明方向。  从上述悲剧的发生原因看,双方父母的错误是主要的,同时也折射出学校教育者的工作不到位。大多数家长小的时候没有经过多少性教育,对青春期的感情处理也没有多少经验。所以,父母应该补上青春期教育这一课,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使科学知识成为学生抵抗不良影响的抗体。作为教育者更应当全面认识早恋问题,掌握并运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实,恋爱无所谓早不早,恋了就是恋了,早恋符合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对于青少年时期的“爱情”,成人首先要去理解,这是很神圣的感情,不要认为很龌龊、肮脏,而应该很好地保护。    
    (二)加强预防教育,争取教育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学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最迅猛的时期。最需要教育者帮助,所以,应该尽早地对他们进行预防教育。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中有治,治理为防。案例中双方父母都没有给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进行过预防教育。尹辉辉的父母只片面告诫早恋的危害,没有让孩子打心底接受、认同,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显得乏力。丹婷的父母则只是不断满足她的物质需求,对她的精神生活不太关注,对她喜欢看的书、电视剧等也没有进行引导。  进行预防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家长、老师要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要知识,消除“神秘感”;特别要让他们认识到“早恋”为什么是有害的,怎样做能避免陷入“早恋”的漩涡;同时,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人生最要紧的只有几步,特别是年青的时候,中学生应利用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机,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教师应该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异性学生间的活动,在开展学校、班级集体活动时注意男女生配合等,尽量增加男女同学接近的机会,这有利于消除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产生的烦恼和对异性的神秘感,使男女同学间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同学友谊。其次,要对孩子进行爱情专题教育。要使他们懂得在爱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情感丰富、思想成熟的人。再次.要结合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尹辉辉被指控强奸拘留时被民警告知,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犯法的。可见他的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    
    (三)积极正面引导,促进学生内化  
    一些家长对早恋的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损害了子女的独立人格和自尊心,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案例中尹辉辉家长发现孩子“早恋”行为后急于解决,采用不尊重孩子的手段暗中跟踪,甚至漫骂、殴打等简单粗暴的方式,从而导致孩子不跟丹婷断绝来往的局面。丹婷的父母也是采取24小时保姆监视的方式,最后演变成女儿跟男朋友私奔的后果。可见,越是粗暴的干涉,他们对异性的好奇感就会变得更加神秘,他们的逆反心理亦会变得更加强烈。  “早恋”问题,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以宽容的态度和合理的方式加以疏导。教育者要坚持“理疏和情导”,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所产生的各种言行和情感。一要尊重青少年的人格、情感和隐私.对于他们出现的情爱的种种问题,切忌不问情由一味指责。当他们有性失误时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能像贾某那样冲动地去报案,忽视孩子间纯真交往的一面。应看到少男少女正在学“走路”,难免有跌跤的时候,应把握好分寸,恰当引导。二要给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和帮助,充当倾听者,不发火,不讽刺,不伤他们的自尊心,把自己当作是他们的朋友。三要让他们明白异性之间的接触是以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异性注意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出色。总之,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既要肯定他们有纯洁感情的一面,又要指出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还有不成熟的一面,帮助他们学会理智的控制自己。不能采取“围、追、堵、截”的方法,而是要通过摆利弊,讲道理,指导为人之道,引导和帮助学生解除烦恼,摆脱困境,把正确思想内化为行为,自觉地把男女交往约束在中学生生活所允许的范围之中。    
    (四)注重情感教育,增进相互关系  
    早恋行为的发生与否与孩子在家里获得的情感支持程度有关。陆土桢教授认为,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教育,孩子容易从其他渠道上获取。如果孩子在家里获得不了足够的尊重和重视,就会在外界寻找情感和慰藉,很容易走入早恋的误区。丹婷父母整天忙于生计奔波劳碌,根本没花多少时间去关心她看些什么,听些什么,与她交流思想感情,说说心里话,所以与尹辉辉早恋了。青少年谈恋爱有的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有时只是孤独与无奈。所以,一定要重视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真情投入、真情付出,以情感人,使教育对象对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产生情感上的认同,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情感和隐私,中学生也一样,我们必须尊重他们。中学生内受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风尚的影响,喜欢交异性朋友。应承认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是一种纯洁的友谊,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年轻人心理的稳定和人格的完善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对这种可贵的友谊应该小心爱护、大力倡导。如果男女同学之间对异性那份兴趣和向往不断增强,教育者不应当向案例中那样压抑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欲望,但必须要帮助他们学会理智的控制自己。要与孩子多交心,经常和孩子们讨论恋爱、性爱等话题,教导孩子不要过分地敏感,不要以为异性对他好一点就是爱上了,也不要动不动就向人家表达爱,让他们明白男女之间纯洁的友谊与爱情的区别,认清当前形势和主要任务。    
    (五)主动自我教育,增强自控能力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作为学生,要明确自己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异性交往要互相尊重,行动要讲究分寸,学会自尊、自重、自爱;正确区分友情和爱情,分辨自己和别人的感情含义,保持一定的警觉;与异性交往要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注意自己的外在表现;要尽可能减少与异性单独相处,要广泛地与异性同学交往,建立起广泛的朋友关系;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在集体活动中与众多的朋友保持良好关系;等等。中学生应该多与父母、老师沟通,多看积极健康的书籍,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等,转移自然产生的性兴奋,增强自己的理智水平和自制能力。    
    (六)实施综合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所谓综合教育法,是指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系统整合,使其优势互补,产生一种新的更大的教育合力的德育方法。早恋的过程受到亲子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影响,是当事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教育者推一推就可能发展成早恋,拉一拉就可能回到好朋友的位置。所以,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合力,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案例中的早恋是在父母的推进中早熟的,悲剧的产生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没形成合力,他们中有一个环节做得好的话,结局不会有那么糟。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关键在于目标一致和关系协调。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经济关系和感情联系等关系基础上的。家庭对青少年学生有较强的亲和力,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言行举止的细微变化难逃家长的眼睛。杜绝早恋的最好方法,是家长不论工作多忙,也得为孩子留点时间,听他们聊聊闲事趣闻,了解他们现在的状况,情感发生的变化,让孩子沐浴在浓浓的亲情中。家长发现子女出现早恋现象后。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能熟视无睹,必须及时与学校老师交流,选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学生。有了家长的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才能更顺利开展。往往由于家长教育不得法,导致学生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才加大了学校教育的难度。为此,家长要与教师形成共识,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有早恋迹象,或经过认真观察确认学生是在早恋时,一般不要急于去处理,而应首先冷静地进行一番分析,根据该生的性格特点,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避开众人,个别施教,尊重学生的隐私,严格保守秘密。可以个别谈心,也可能在符合学生本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日记、书信等说“悄悄话”。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说服家长和学校教育取得密切的配合,并且在教育孩子时不斥责、不辱骂,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心心相融、信任谅解。社会是教育人们的大课堂,社会上不好的社会风气及社会上人们的不检点行为,对孩子的早恋行为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更趋于提前进入青春期,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对青春、友谊和爱情的信息特别敏感。社会应该配合学校、家庭,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促进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总之,对孩子早恋行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帮助,三者要形成合力。    
 
                                                              

 

收藏本页